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教子有方

善于运用“峰终定律” 家教水平将大大提升

2023-07-15 21:18:13 来源: 妇女生活 作者:炳阳

       “如果两个小姑娘带着负面情绪结束夏令营,那么夏令营就是特别糟糕的,甚至再也不会喜欢夏令营。”

  我和中学同学小齐住在同一小区,我女儿琪琪和小齐的女儿菲菲同岁,虽然不同校,却是好朋友。既然是闺蜜世交,两家自然交往频繁,经常一起出游。

  暑假里,琪琪和菲菲一起参加夏令营,朝夕相处了10天。回来那天,我和小齐各自开车去机场接孩子。

  “玩得咋样?”琪琪一上车,我就迫不及待地问。

  “夏令营超好,菲菲超烂!”琪琪语气中带着愤怒和委屈。

  “你们吵架了?”我问。

  “本来挺好的,回来的路上她用我的手机拍照,

  还不听我的劝阻,执意将上半身探出车窗去拍风景,结果车一晃,我的手机就掉到了车外。虽然司机叔叔停车帮我捡了回来,但是手机无法启动。我恨死菲菲了!”

  “算了,你们是好朋友,不要为了一部手机……”

  “我心疼的是手机里的照片!”琪琪哭起来。

  看来,我得做点什么来弥补这次夏令营之旅的遗憾。

  我谎称要买东西,在一家超市门口停好车,然后下车跟小齐通了10分钟电话。

  “小齐阿姨刚才来电话,邀请我们吃晚饭,菲菲要当面向你道歉。”上车后,我对琪琪说。

  琪琪犹豫了一下,勉强答应了。

  在饭店,我们等了半小时,小齐和菲菲才到,原来她们去给琪琪买新手机了。

  毕竟是孩子,饭吃到一半,两个小姑娘就言归于好了。

  第二天,老公知道此事,怪我不该斤斤计较,向小齐索要赔偿。

  “我只是约吃饭,让两个小姑娘和好。”我辩解,“至于赔手机,也没有什么不应该的,再说我和小齐的关系,谁出钱都一样。”

  “小孩子翻脸,多正常的事啊,至于那么着急和好吗?”老公认为我小题大做。

  “对,非常着急。”我笑道,“如果两个小姑娘带着负面情绪结束夏令营,那么夏令营就是特别糟糕的,甚至再也不会喜欢夏令营。这是心理学上的‘峰终定律’决定的,你不懂。”

       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高峰的体验和结尾的体验是我们大脑记忆的重点,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一个高潮点让你足够满意,再加上一个快乐的结尾,那么你最终就是满意和快乐的

  “峰终定律”是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

  1996年,丹尼尔和同事们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中,682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体内的检查器械在检查结束后被立即取出,这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但疼痛很快就消失了;另一组患者体内的检查器械没有被立即取出,而是等了一段时间,其间患者仍会感到不舒服,取出时疼痛感不算强烈。结果发现,第二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体验竟然要比第一组好得多,愿意再进行检查的意愿还增加了10%。

  明明第二组患者承受痛苦的时间更长,为什么体验反而更好?丹尼尔解释,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经验自我,一个是记忆自我。经验自我关注的是“此刻”我的感受,记忆自我关注的是“过去”整体的印象,而影响我们决策的,是记忆自我。

  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绝对理性地分析每段经历,而是凭着印象中的好坏去做决定。但记忆有限,只能挑重点去记,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高峰的体验和结尾的体验是我们大脑记忆的重点,无论做什么事、做的时间多长、中间经历过什么,只要有一个高潮点让你足够满意,再加上一个快乐的结尾,那么你最终就是满意和快乐的。这便是峰终定律。

  “还记得那次带琪琪去游乐场的经历吗?”我对老公说,“因为游客多,我们找车位花了整整1小时,扫码进门花了半小时,游乐场里几乎每个项目都要排队,光排过山车的队就花了2小时。真是糟糕透顶的体验!

  但是回想起来,我们不记得这些,只对过山车的刺激和游园结束时美丽的焰火印象深刻,甚至想找时间再去一次。”

  “没错,很想再去一次!按照你的说法,坐过山车的刺激是峰值,美丽的焰火是终值,我的理解对吗?”

  老公话题一转,“可是,为什么这个定律是一位经济学家发现的?”

  “因为峰终定律大量应用于经济领域。”我介绍,“比如海底捞火锅连锁店,就是熟练运用峰终定律的商家,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给顾客提供峰值体验,比如,排队时的甜点小零食、免费美甲、千纸鹤抵现金、消毒的热毛巾、扎头发的皮筋、给手机用的防水袋……海底捞的终值体验是出门前的薄荷糖,以及送给顾客带走的小零食。这些良好的体验足以让顾客忽略漫长排队时间带来的不佳体验。”

  老公一拍大腿:“你不说,我还真被蒙在鼓里了!”

  “你被蒙在鼓里的事还多着呢!”我扳着手指说,“为什么那些没啥营养的所谓‘好莱坞大片’大受欢迎?除了品牌,导演在影片中设计了层出不穷的小高潮、大高潮以及最后的‘彩蛋’,都是在应用峰终定律。还有,想想看,女人为什么那么在意情人节礼物、求婚仪式和婚礼?不就是想多一些峰值体验吗?为什么上学要有毕业典礼?因为每个人都想给几年的学习生活来个总结。为什么你那么在意年终奖?因为那是公司对你的总体评价。为什么你那么恨你的前女友?因为她分手时骂了你一句‘穷光蛋’,你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老公用手势制止我:“快别说了,我感觉你看透了一切,让人害怕。”

  “谁也不可能看透一切,峰终定律是心理学常识。”我接着科普,“对了,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熬夜吗?”

  老公张大了嘴巴:“难道熬夜也是峰终定律决定的?”

  我重重点头:“按照峰终定律,我们对一天的感受如何,是由我们在这一天中体验最好的时刻和晚上睡觉前的时刻所决定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天过得充实,所以在睡觉前,潜意识会指示我们用熬夜这种方式来弥补充实的感觉。所以一到晚上,你就本能地开始所谓的夜生活,看电视、打游戏、找朋友在线聊天,以此来结束自己的一天,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补偿。”

       把最拿手的题放到最后来做,给自己一个愉悦的结束,以后想起作业这件事就会轻松些

  “话说回来,”老公从我制造的头脑风暴中回过神儿来,“夏令营又不是你经营的,你犯得着花心思给琪琪制造终值体验吗?”

  我说:“夏令营不是我经营的,但女儿是我负责监护的,我不能坐视她在心里积攒这类糟糕体验,否则她的生活就是糟糕的,心理健康会出现问题,甚至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跟着扭曲。”

  “防微杜渐!你养孩子好讲究啊!”老公可算知道什么叫用心带娃了,“快说说,以后我和琪琪相处时,应该怎样应用峰终定律,让她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

  我告诉老公,既然被称为定律,就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如果家长掌握峰终定律,也就拥有了高效陪伴的指南针,会让自己的教育水平大大提升。

  第一,生活中注重仪式感。

  老公问:“仪式感是什么?”

  我回答:“在小说《小王子》中,小王子也问过狐狸同样的问题。狐狸的回答堪称标准答案,‘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注重仪式感,在孩子的生日、节假日、纪念日,都可以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让孩子发表几句感想,让孩子感觉那天与众不同。

  如果能变换花样,比如在孩子12岁生日那天登泰山,清明节带孩子回乡祭祖,往往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都是很好的峰值体验。

  老公当即表示积极配合:“以后节假日我不再跟朋友们去钓鱼了,留在家陪孩子阅读、健身,给孩子做她爱吃的松鼠鱼和糖醋排骨。”

  第二,打造极致印象。

  家长陪伴孩子,总想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当然应该这样做,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金钱和时间永远不够。峰终定律告诉我们,既然无法面面俱到,就要摒弃平均化的思维,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峰值体验上。

  我说:“有些电视访谈节目,中间安排嘉宾的亲人或亲密朋友突然出现,往往能制造泪崩的效果,将节目推向高潮,这便是峰值体验。”

  老公皱眉:“可是,怎样在家庭教育中提供峰值体验呢?”

  “其实,这方面你做得很好。”我说,“还记得那次我们带琪琪去张家界旅游吗?登顶天子山的时候,天降小雨,气温骤降,我们躲在小吃店里瑟瑟发抖。这时,你看到一起躲雨的一位山民的手里拿着铁笼子,里面是诱捕来的松鼠,准备拿到景区去卖。你看琪琪起了悲悯之心,当即用200元买下笼子里的全部松鼠,然后冒雨和琪琪跑到林子里放生。还记得当时琪琪冲着蹿上树的松鼠喊了什么吗?”

  “当然记得!琪琪拖着哭腔喊:‘快跑啊!以后别再贪吃被他们逮到了!’”老公眼睛湿润,“不过,这件事能让琪琪感受到峰值体验吗?”

  “当然能!”我说,“你让那个凄风苦雨的下午有了生命关怀的阳光,你把普通的游山玩水提升到了动物保护的高度,一定会给琪琪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她在作文里写过这件事,把老师感动坏了。”

  第三,强化完美结局。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人们在事件结束时的体验,会影响对事件整体的印象与判断。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现实行为。

  比如,晚上睡觉前陪孩子说会儿话,如果孩子年龄小,最好给他讲个故事,给他一个小惊喜,让他心满意足,这样他会觉得一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千万不要在睡前说让孩子不开心的话,如果真的需要批评他,不妨留到明天白天再说。

  带孩子看病、接种疫苗,记得给孩子买零食,这样,过程虽然痛苦,但因为有了一个甜甜的结尾,孩子对痛苦的印象就不那么恐惧了。同理,孩子口服药物后最好也能得到一个糖果。

  孩子做完家务,家长要安排一个奖励,比如:“要不要一起吃冰激凌?”下次孩子积极做家务,未必是贪图一支冰激凌,而是贪图那个美好的终值体验。

  孩子做作业感觉痛苦,有可能是因为他总是把难题放到最后,这种越来越难的感觉最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而且总是以焦头烂额的感觉结束,影响对做作业的整体感觉。家长不妨引导孩子换个思路,把最拿手的题放到最后来做,给自己一个愉悦的结束,以后想起作业这件事就会轻松些。同理,做多科作业时,不妨把最拿手的那一科放到最后来做,同样可以给自己制造一个小小的终值体验。

  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美好体验无所谓,积少成多,孩子就会乐观一些,心理强大一些。相反,如果孩子不断体验糟糕感觉,日积月累,心理健康堪忧。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