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心理诊所

家长爱学习,才能教出爱学习的孩子

2023-12-02 09:39:05 来源: 现代家长 作者:玉尘

  走向产房的那一刻,我才把手里关于分娩和育儿的书本放下。当时,在医院陪护我的妈妈打趣道:“像是去参加高考,上考场前还在复习功课。”

  自从我的女儿2014年考上北京大学以来,不断有亲戚朋友向我请教育儿秘诀,也有人提议我写一写孩子的成长故事,但终未提笔。此次受编辑之约,撷取几个有意思的片段,与大家分享。

       宽松自由——宁可少写作业、偶尔睡懒觉,也要保住孩子的学习兴趣

  女儿在上初中之前,一直处于宽松自由的状态。所谓宽松自由,是指可以不写或少写作业和睡懒觉。

  孩子出生之前,我在《参考消息》上偶然看到了《半小时妈妈》(0~3岁)(浙江少儿出版社)这套书的广告,当时就毫不犹豫订购了一套。正巧孩子出生前一天这套书寄到。

  至今我都十分感谢这套书,它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设计每天半小时的课程,由妈妈与孩子一起完成。借助这套书所做的系统设计,我使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积极科学的培养和教育。后来我们又买了4~6岁的部分。

  婴幼儿时期的女儿在阅读、绘画、音乐、运动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许多故事和儿歌百听不厌,小脑袋里也装满了各种各样好奇的问题。

  女儿2岁半开始玩“字宝宝”游戏,认识了不少汉字,开始了自主阅读,有了初步的学习能力。

  女儿4岁时,我在书店找到了一本《孩子记忆力训练》的书,也是每天半小时的训练安排,坚持3个月之后十分有效。提高记忆力的前提是提高专注力和联想力。所以通过训练,我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很强,阅读速度很快,拿起书本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为她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婴幼儿时期所培养出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垫底,我一点都不担心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会有问题。出于这点自信,孩子的作业、功课我很少过问,只是在需要家长签字时履行一下手续。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学校给孩子布置作业有许多都是机械的、重复性的,比如一个生字写十遍、二十遍之类的,孩子在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写。所以我就跟老师联系,向老师提出来,如果孩子会了,能不能不写作业,由我给她签字证明。这样可以让孩子腾出来时间去阅读、去游戏,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使她陷入作业之中而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开明的老师认可了我的意见。但没过多久,孩子不愿意了,她说她的作业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她还要写作业。

  还有寒暑假作业,学校在放假前都要求学生单独订购,而我们从来没有订过,更没有写过。一到放假,我就带着孩子拿着《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读物》的目录,按图索骥,到新华书店去选购。假期里让书籍、音乐、绘画去充实孩子的生活。

  不写或少写作业的安排帮助孩子适应了学校正规教育带来的压力,相对的宽松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至于睡懒觉,是指某一天的早上孩子起不来床,想睡懒觉,不想上学,我的做法不是逼迫而是同意,并且帮她向老师请假。我认为,偶尔让孩子偷个懒也没什么大不了,反而让孩子在紧绷的学习生活中有个小小的缓冲,有利于她的身心健康。事实证明,偶尔睡个懒觉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一上午的缺课让女儿到校后有种紧迫感,能更主动地补习,更自觉地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也许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不接受我的做法,认为我太惯着孩子了。但是看着那个小小的人儿一上学就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我实在有点不忍,所以更多的是从理解、保护的人本思想出发,创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好在一路下来,孩子始终在班里保持前几名的成绩。用她自己的话说:“妈妈,我也是尖子,但我不是尖子中的尖子。”这样的成绩,我以为在小学阶段就可以了,我从来不要求她每次考试成绩第一名,成为尖子中的尖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我始终认为在小学阶段保护她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预留下未来居上的潜力和后劲,比做多少题,写多少作业更重要。

       稳定军心——面对新环境,采取“适应、融入、超越”的策略,按部就班,步步为营,最后成为一流的尖子生

  女儿小升初,我权衡利弊,决定让她报考全省最好的初中——郑州外国语中学。

  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女儿如愿被郑州外国语中学录取。但是刚结束军训,女儿就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军训结束回到家里,洗澡的时候她突然号啕大哭。那歇斯底里的哭声里分明有绝望和恐惧的情绪。她边哭还边说:“不上外国语,不上外国语……不在郑州,回家!”我大吃一惊,女儿一向是个听话的乖乖女,从来没有这样大声痛哭过。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想到,由小学到初中、由在家变住校、由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孩子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未来紧张、高压的学习要求不适应;二是对住校的集体生活不适应。女儿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集体,内心是恐慌不安的,甚至是恐惧的,同时从豫东小城来到郑州上学,与郑州的孩子相比,还有强烈的自卑感,无形中压力更大。我们都感觉到那无忧无虑、欢快自由的童年时光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有些沉重的中学生活。

  何去何从,怎样应对?我一边安抚她,一边思考解决办法。

  洗完澡,女儿的情绪平复了下来。我打开她的书包,翻看她带回来的各种通知和安排,其中有一张正式上课后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看完这些资料我心里有底了。

  我把女儿叫过来说:“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与你在家上小学时的时间安排,基本上是一致的,完全符合你长期以来的生活规律,只不过以前是在家里,现在是在学校。但是过去在家里的时间实际上也很短,主要是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新的住校生活跟过去的生活差别不是很大,完全可以适应。”

  随后,我送了女儿两句话:

  第一句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意思是说,在学校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不要掉队,该起床就起床,该吃饭就吃饭,该学习就认真学习,该睡觉一定要乖乖地睡觉,形成良性循环。否则,一步跟不上,步步打饥荒,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句是:适应、融入、超越。意思是说,对新的学习生活和新的集体环境,要先适应,再融入,最后要实现超越,成为一流的尖子生。

  事实证明,我的指导是及时、有效的,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女儿找到了最简单的融入新生活的方法,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生活。

  第一次月考,女儿就考了全班第1名、全年级第7名,我还应邀在家长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女儿知道了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一下子找到了自信,绷着的脸和拧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有了笑容。

  相反,她的同学中就有不能适应住校的集体生活和初中紧张的学校生活而被淘汰出局的,刚入学不久就转学了。还有的孩子过渡期太长,情绪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难以追赶。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得越早,接受度越高,就越能放下思想包袱专心学习。

  三年后的中考,女儿以631分的成绩名列全年级第1名,顺利考入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当年录取线是610分),实现了我所规划的目标。

  高中三年虽然小有波澜,但是女儿已经比较成熟、自信,进入了一个健康平稳运行的成长轨道,并且基本能保持住所积累的学习优势。

  2014年高考,女儿顺利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2018年本科毕业后,女儿顺利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       角色定位——辅导孩子学习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是“术”的范围,而家长应该做的是解决“道”的问题,包括学习习惯、自主能力、健全人格的培养

  初为人母,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的课题就自然地摆在了面前。我是一位有学习精神,努力向外界寻求育儿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妈妈。走向产房的那一刻,我才把手里的关于分娩和育儿的书籍放下。当时,陪护在旁的妈妈还打趣我说:“像是要去参加高考,上考场前还在复习功课。”

  的确,如何当好家长是个大课题,有大学问,相信每个家长都会对这个课题充满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我思考,人生之路需要孩子自己一步步去走,家长不可能包办代替,包括学习和其他的一切。所以我觉得家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指导帮助孩子成长而不可越俎代庖。

  就说学习吧,我很少管孩子具体的课业学习,基本上是既不检查作业也不辅导。我跟孩子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别人代替不了。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自己经历。教你学习是老师的事儿,有不会的可以问老师。妈妈的任务是给你找好老师、提供好环境。但是学和教都不是妈妈的事儿,妈妈有自己的工作和要完成的作业。”

  女儿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学习的习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偶尔有争执。

  有一次,女儿的一道数学题很难,类似奥数,我不会,帮不了忙。孩子爸爸自告奋勇来解题,解到半夜终于解开了,第二天一早兴冲冲地讲给孩子听。孩子一脸迷惑,因为爸爸所用的方法孩子没学过。

  抓住这个事情,我对孩子爸大大阐述了一番我的理论:“其实这件事只是满足了你的虚荣心。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千上万道不会做的题,你都能替她做吗?

  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家长要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为此,除了数学的培优班外,我几乎没有给孩子报过课外学习辅导班。而是引导孩子广泛地阅读,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学会分辨美丑对错,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标准,具备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对孩子进行记忆力训练、速读训练和逻辑训练,以增强其学习能力;此外,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我让她一直学习电子琴,以培养音乐素质;小学阶段为了写好字,报过练字班;为了锻炼身体,促进长个儿报过拉丁舞班;为了英语的发音准确和培养初步的兴趣,短暂报过英语口语和音标班,仅此而已。这些班都是基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课上加课,重复增加作业量。作为家长,更不去陪听陪学,回来再讲一遍。

  学习,其实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本能需要。现在回忆女儿成长的过程,我的这种顺势引导、激发潜能的做法不是正好暗合了柳宗元的寓言郭橐驼种树的道理吗?

​​​​​​​       ​​​​​​​巧妙沟通——爸爸的一支画笔打开了孩子心灵的窗户。那无声的交流,对孩子艺术情趣的培养、乐观性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我家,培养女儿这件事基本上由我主导。好在爸爸也基本认同,许多问题上都是一抱拳说:“臣,附议。”

  但是爸爸的角色并不缺位,他是用他的方式适当地补位,有时候还能起到提升和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孩子性情的塑造上。他喜欢画简笔画,经常用画与女儿进行无声的交流。

  他每周离开家去外地工作时,都会给女儿留言,并画一幅小画。比如,暑期的一天早上,女儿还没起床,他留言:“今天爸爸要下乡工作,你起床后吃点早餐,然后开始学习吧!”还配了一幅画:一个男人头戴草帽,站在田野里,远处有一排绿树,天上有飞鸟;另一边是一个小姑娘扎着羊角辫,坐在桌前捧着一本书专心阅读,窗台上一只小鸟正探头张望。很生动的画面,画出了父女俩不同的生活场景,很温暖,也很有情趣。这幅画暗示女儿: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务,承担起自己要做的那一份。

  这种形式的交流非常多,每周的告别,每次重要的考试前后、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还有日常的小事情、小场景等,都会出现在孩子爸爸的画中。

  有一次,孩子第二天要期末考试了,有点紧张。爸爸又画了一幅画,上面有一张笑脸、一张哭脸,一张不悲不喜的脸,每张脸下面有个括号,等待选择填空,最后祝愿孩子选择笑脸。

  女儿看到了爸爸的简笔画,会心一笑,紧张情绪顿时缓解。

  女儿升入高一的第一次月考没有考好,回家哭了一场。第二天早上,女儿刚起床就看到爸爸放在写字台上的画:一头正在吃草的骆驼,悠然地甩着尾巴。上边有一句话:“我的长处是有耐力。”

  这幅《骆驼图》可以说是孩子爸爸的画作精品,它在最恰当的时候寓意深刻地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次小小的失误说明不了什么,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人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胜过千言万语,孩子心领神会,欣然接受,重树了信心。

  爸爸的一支画笔打开了孩子心灵的窗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艺术情趣的培养、开朗乐观性情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在整个青春期中从未出现过叛逆的现象。

  有一次,我试探着问她:“听说你的同学们都开始叛逆了,不听父母的话,跟父母对着干,甚至还看不起爸爸妈妈,你呢?”她闻言有点吃惊:“没有吧?我周边的同学都很好啊!”然后又笑着说:“我不会叛逆,我的心理年龄大,已经过了叛逆期啦!”

  平和、自信、包容、阳光,我们相信,这样的孩子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