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玉米花”梁晓玲:为国家粮食安全挑大梁

2024-03-01 16:24:10 来源: 妇女生活 作者:阿春

       51岁读博,她说:“我不图名利,只想在专业上有所革新。而要想掌握新技术,突破科研瓶颈,就必须终身学习。”

  1963年10月,梁晓玲出生于甘肃省临洮县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被分配到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玉米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和新品种推广工作。1998年,她又到泰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亚洲分中心进修。多年来,她曾主持、参加完成了科技部“八五”“九五”及新疆科技厅“八五”“九五”玉米育种攻关、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等15个项目,获得过1993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以前,梁晓玲做的是玉米常规育种,类似“以貌取人”——专挑个头适中、穗大、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漂亮”表型的玉米为材料,进行育种。做研究时,她只要往大田里一站,拿一把尺子和一杆秤,不停地量哪个玉米穗长、称哪个玉米穗重,就能找到最优质的育种材料。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效率低、周期长。后来进入分子育种时代,分子育种讲究由表及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改造植物基因组,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植物品种。这比常规育种先进得多。

  后来,梁晓玲的常规育种工作陷入瓶颈,无法突破。“我是学科带头人,还是专业导师,要带学生、培养年轻人,可自己都被新知识卡住了,怎么指导别人?”梁晓玲很着急,一边工作,一边查资料自学,越自学越想到专业院校去进行系统学习。

  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科院联合培养博士,梁晓玲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当时她已经51岁,很多人不理解,有人问她:“你都这个岁数了,资历、成绩、荣誉都有了,为啥还要去吃这份苦?”她说:“我不图名利,只想在专业上有所革新。而要想掌握新技术,突破科研瓶颈,就必须终身学习。”

  读博后,她常常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忙碌到深夜:“我年龄大,记忆力不如年轻人,所以必须比年轻人更努力。”她设立了自己团队的分子育种目标:利用基因芯片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检测,明确亲缘关系,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育种新模式。这个过程就像为玉米画一张族谱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有了这张图,她和团队就可以设计育种了。他们从中寻找突破方向,发现合理增密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密度增加,田间通风不良,湿度、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引起玉米茎腐病,降低玉米抗倒伏能力。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攻关,一方面利用已知抗茎腐病分子标记对现有材料进行鉴定,筛选抗病材料;另一方面利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高抗茎腐病材料,与病感材料杂交,构建玉米抗茎腐病连锁群体,挖掘抗病新基因,选育抗茎腐病新品种。

  常年从事农业科研,梁晓玲每年平均有200天都在天山南北的玉米地里,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她从不觉得累。同事疑惑她哪来的那么大干劲儿,她说:“心中有梦想,脚下自然有力量。”

       培育出32个玉米新品种,打破南疆地区15年无理想替代品种的格局,实现了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更新换代

  育种辛苦,玉米育种更辛苦。每年6月是南疆玉米复播季,气温高,容易发生病虫害,种下的玉米一出苗就要打药,否则被虫子吃掉一些,再被野鸡吃掉一些,产量会直线下降。7~8月是全年的高温期,也是玉米的授粉期以及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期。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头上开雄花,腰间结穗的是雌花。玉米授粉分自交和杂交,自交要在雌花吐丝之前就用袋子套起来,防止其他花粉落到上面变成杂交,这个过程需要持续40天左右。最热的40天,梁晓玲带领团队每天下地为玉米套袋,每次都像蒸桑拿。有时花粉掉到脸上、脖子上,被汗水一浸,导致皮肤过敏,奇痒无比。除了给玉米套袋授粉,梁晓玲和团队还要把试验田里成千上万株玉米的材料信息记录下来,花的颜色、丝的颜色都要一一记录。除了忙自己的试验田,梁晓玲还要帮农民解决玉米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有一年,梁晓玲到试验田里查看苗情,见玉米长势不错,心里很高兴。谁知她刚回到住所准备休息,就接到一个农民打来的告急电话:“您快来看看吧,我家地里的玉米都倒了。”她赶紧跑到农民的地里,发现很多玉米因为一场大风拦腰折断了,仔细观察玉米秆,她发现里面都被玉米螟蛀空了。梁晓玲赶紧查看其他农民家的玉米,发现也有这种情况。可那个时候,病虫害已经很严重了,预防也来不及了。

  第二年,梁晓玲和团队吸取教训,早早下手,把国内植保专家请到南疆,并在疏勒县建立了一块示范田,现场教农民如何防虫治虫,还免费给他们发农药,要求他们把打完农药的瓶子上交,确保农药都用了。在梁晓玲和团队的督促下,农民们预防虫害的意识增强了,开始主动学习如何预防虫害,如何实施治虫计划。那一年,玉米螟没有再“发威”,农民们种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

  玉米育种周期长,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上市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有些新品种还一上市就“见光死”。为啥呢?因为试验田像温室,有最好的管理手段、最优越的生长条件,但农民的大田可不一样。因此育种难,推广更难,新品种必须经得起风吹雨打,才能获得农民的认可。

  经过漫长艰辛的培育,梁晓玲和她的团队共培育出32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新玉29号以早熟、高产、优质、耐旱、抗倒伏等优良特性成为新疆推广面积最大的复播玉米主栽品种,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新玉41号以高产、耐旱、耐阴、耐瘠薄等特点成为南疆套播玉米主栽品种,打破南疆地区15年无理想替代品种的格局,实现了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更新换代。新玉47号以优良的机收特性,在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等4省区成功引种备案,同时还走出国门,深受哈萨克斯坦农民欢迎。

       60岁博士毕业,只想为祖国的玉米事业再立新功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用途广泛,能做淀粉、酒精、添加剂、医药等产品,以玉米为原料的制品多达3000多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目前,我国的玉米以做饲料为主,因此有“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的说法。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中,小麦和水稻我国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唯独玉米还需要进口。因此,国家提出了稳定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单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大政方针。而培育优良新品种,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手段。

  为加快育种进程,新疆农科院在海南建立了育种基地。每年冬天,梁晓玲就在新疆、海南两地飞,她已记不得在海南的玉米地里度过了多少个春节。

  通过多年实践,梁晓玲带领的团队已是全国响当当的育种团队,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好评,梁晓玲也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玉米花”“玉米姐姐”。她的团队还获得了国家植物育种者权利2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技术标准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0万亩,为农牧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梁晓玲也因此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科技奖励10项。2020年11月,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3年,她又荣获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国际玉米改良领域,梁晓玲也深受好评,曾受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表彰,还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科学家张世煌一起获得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颁发的杰出校友奖。

  今年6月,60岁的梁晓玲博士毕业了。毕业典礼上,她头戴博士帽,身穿学位袍,开心地与导师及实验室同学合影留念。作为中国农大历史上最年长的博士毕业生,她既激动又兴奋,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千言万语无以表达此刻心情,唯有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玉米事业再立新功。”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